先前於《洪家五形拳不只是『五形』拳》文中提出了,洪家五形拳為人的身體具備鶴(精)、豹(力)、蛇(氣)、虎(骨)、龍(神)五種勁力的論點,這次來談談這五種象形運動型態的『法』。何謂五形法?洪家五形拳中龍、蛇、虎、豹、鶴。各有其『形法』、『勁法』及『心法』,且尚有體、用之別

 

 

 

  

  

 

 

 

 

『形法』於一般人的認知大致就是來自洪拳電影的那五種型態,其實也大同小異,請自行參閱上面五張『劉家輝師叔公』演示的圖片,在此便不贅述。

 

 

 

勁法也就是上一篇所談五種勁力運用的區別。本篇則延續,將『勁法』與『用法』以影片具體呈現

 

 

 

拳諺有云:「去時撤手,著人成拳」何謂著人成拳?著人之前是什麼呢?劉康毅指出:著人之前為「法」。「法」代表變數,「拳」象徵定局,法是拳的前身,拳是法的落實。著人之前,都還在未定之數,切不可著象;著人之際,大勢抵定,法就順勢成拳。故而在對勢中,不可以預設用某招某式擊人,如此反先落於被動。一切依法不依人,純是自然反應,如箭在弦上,不得不發,及至中人之際『著人成拳』。(劉康毅,2007

 

 

 

【剛】:虎形的典型動作結構為迫橋虎爪,虎法意在運用充沛的臂力,得到有效的壓制對方攻擊動作,和進行推或抓的攻擊動作,如拳諺云:『虎拳練骨,練習時須鼓全身氣力,臂堅腰實,腋力充沛,一氣相貫,始終不懈,起落有勢,努目強項,有怒虎出穴兩爪拔山之勢。』

 

 

 

【速】:豹法以減少分布於手臂的力量,換取增加攻防的時間差,也就是以快打慢。不同於虎法的「鼓全身氣力,臂堅腰實」豹法是講求速度,以偷漏、磨盤為主要技術。

 

 

 

【柔】:蛇形的運用技巧來自於指尖、手腕與手肘,橋手相交時,指尖始終保直指向對方身體,忌抗力,手臂肌肉避免蓄力,以求達到肢段靈活及橋手內的感受器的敏銳度

 

 

 

【韌】:鶴法相較於蛇法的柔,鶴法是運用手臂肌肉放鬆時瞬間爆發的彈性勁力,以橋手接觸瞬間,運用彈抖勁力達到出奇不意的攻擊。

 

 

 

【構】:龍形主練整體結構的動力連結。<<<不多說參照《洪家五形拳不只是五形拳

 

 

 

本次拍攝影片內容包含各形『著人之法』,也就是『勁力與手法上的應用』~

 

有圖有真相,沒圖靠想像,發文怎麼能不附圖,不囉嗦看影片。《這是第幾次說這句話了@@"》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慧劍斬情絲 的頭像
    慧劍斬情絲

    華藝武學研究《洪家拳。詠春拳。整復保健》部落格

    慧劍斬情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